昨天在衛視電影台看到的電影,其實我沒有老實看完,至少沒從開頭開始看,中間也有跳,不過這部電影還是很成功地讓我追著看完了至少三分之二。

說起來,這部電影其實很簡單,就是一個犯過錯的人,測試這個社會的故事。官方介紹長這個樣子:




宋國明〔方中信飾演〕警司,剛剛從美國受訓回港,他的新任務便是成立「特別小組」,帶領手下許尚基(吳嘉龍飾演)進行一連串的行動及調查……宋主要針對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---葉秋(鄭伊健飾演)和新一代勢力人物---鬼仔(馮德倫飾演)……

葉秋剛剛在泰國坐完八年監,得到博士(胡靜飾演)的幫助,回港後,決定洗心革面,葉秋招攬了一班法律界、財經界、出版界精英做他的幕僚,進行企業鴻圖,但是,宋國明深信葉秋只不過是用商業來包裝不良的活動,他終會露出狐狸尾巴……

另一方面,鬼仔擔心葉秋的勢力越來越大,終會威脅到他的利益,鬼仔處心積慮要向葉秋挑戰!雄哥(狄龍飾演)亦無法控制局面,宋國明見葉秋和鬼仔這兩股勢力蠢蠢欲動,日夜監視葉秋和鬼仔,希望抓到確實的罪證,將他們一網成擒……

眼看葉秋的企業王國越來越有聲有色,鬼仔終於按捺不住,多番設計陷害和嫁禍葉秋,葉秋每次均能化險爲夷,甚至轉危爲機,同時,警方對葉秋束手無策,宋國明雖然受到上級不斷的壓力,反葉秋的決心,仍然沒有半點動搖……





老實說,單就簡介而言,其實我不會去看這個電影。看起來很無聊……事實上,就我的標準而言,這部電影也不能算是特別出彩。缺點不少,像是鬼仔這個角色的設計太沒頭沒尾,要說與葉秋對峙,一個反社會的小混混+恐怖分子也不夠力。葉秋所謂的做好事,包括直接在街上送現金給老人──或許很實在,不過我滿點點啦……──葉秋本身的性格設計太過消極,我覺得跟這個主題不是很符合。盲女的角色到底設計來幹嘛的啊?沒有他故事也很順,狄龍的角色又太軟,英雄遲暮,跟英雄不舉,那是兩回事。

不過也是有優點,張智霖的律師角色很有趣,昔日的惡徒改邪歸正,而他這個惡徒的拍檔,社會精英,堂堂大律師,卻能夠用三言兩語加一張照片,成功達到近似於恐嚇,或者根本就是恐嚇的效果。葉秋選擇即便是被人佔便宜,也要做『好人』,因為他坐牢八年以後,要給社會看到的是犯過錯的人也能夠改過自新,他要測試社會對他的反應。

我必須說,我不是很贊成葉秋這個角色的構成概念。好人幹嘛一定要被佔便宜?一定要被佔便宜才是好人,那好人也太艱辛了。再者,這個idea是很有趣的,我可以理解想要測試這個機會的心理,不管古惑仔,或者是改過自新人士,其實都很難得到華人觀念濃重的社會理解、接納。那種挫折與怨恨不難理解,但是為什麼他們必須要被接受?

葉秋在紙條上寫說『我究竟有無選錯路』(前面我沒看)。《迷宮殺人事件》裡提過一段話,意思大概是,這也是懲罰之一。你犯了錯,這一關難免,該做的是努力證明自己的價值,說服這個社會相信你改過的決心。你必須花費這個力氣,因為是你選擇錯誤的道路。做錯的事該負責,做錯的選擇自然也應該自己扛起責任來。憤恨難免,我想這部作品應該是以葉秋的角度出發,去對這個社會報以質疑。無可厚非。不過我覺得,只有只有方中信那個角色對他始終不信,那已經很幸運啦。

可以看看的電影,編劇略顯薄弱,鄭伊健很帥,演身不由己的帥哥更帥。張智霖有把那個包裝在高級知識份子下的古惑仔精神演出來,馮德倫整個反社會,雖然我不知道他在反什麼。方中信,他真的很正義,雖然顯得有點笨。

還有啊,那個海報,為什麼做得這麼差啊?昨天電視用那張還好一點,不過我找不到。



--
其實我是想推獎這個電影的,不過大家都說不像><

--
好,我知道應該怎麼推獎這部電影了,對退隱隱忍苦情青年受有愛的可以一觀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bow19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